第24章 为百姓奔波人生第一次远行(1 / 2)

晚饭的时候,用腊肉炒了松菇,果然如梅部长所言,这东西绝对是美味。

再加上司机老赵提前准备的罐头,以及1大锅香喷喷的麦子粥,众人吃的赞不绝口,连梅部长都忍不住多吃了1点。

按照农村的规矩,大人吃饭的时候小孩不准上桌,然而梅部长心地善良,夏硕又同情刘老根家的贫苦,所以极力要求,小孩也要1起。

夏硕亲自动手,把两个稍大1点的丫头拽到桌边,然后又选了1个稍微小点的孩子,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膝盖上。

他这个温柔动作,触动了梅部长的心弦,于是梅部长也抱起1个孩子,满脸温柔的不断给孩子夹菜。

至于最后1个孩子由于太小,目前还属于没断奶的情况,所以由刘老根媳妇抱着,乖乖趴在母亲的怀里。

这1顿饭,吃的欢笑声传出很远。

然而吃着吃着,刘老根媳妇忽然流下眼泪,满脸悲伤道:“5年多了,这是我们家里的第1顿饱饭。”

望着她脸上的悲切,众人心里都有酸楚,梅部长看了1眼夏硕,沉声道:“扶贫工作,刻不容缓,明年这个时候,我希望看到百姓不再流泪。”

夏硕郑重点头,伸手搂紧膝盖上的小孩,他感受着小孩瘦的皮包骨头,忍不住喃喃出声:“我现在才有些明白,为什么为官者必须造福1方。

也终于体会书本上的词汇,为什么官员要是百姓的父母官。”

膝盖上的小孩仰起头,望着夏硕的脸庞,怯生生的道:“叔,俺娘说你是个好官。

村里的大娘大婶们也说,你是1个好官……”

夏硕轻抚这个小丫头的额头,柔声道:“我现在还不是官,只是1个工作人员,但我向你保证,我1定会做个好官。”

梅部长把这1幕看在眼里,赞许的点了点头。

……

吃完饭后,召开座谈会。

不但村委两委成员全部到达,连村里的许多百姓也闻讯而来,由于刘老根家的院子太小,百姓们索性直接坐在了墙头上。

梅部长身为县委常委,按理应该主持这个座谈会,然而梅部长却把夏硕推出来,让夏硕跟大家讲讲松菇扶贫的事。

对于松菇,百姓们都熟。

然而听到这东西能卖钱,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相信。

所以,这个会议开的不算成功。

无论夏硕怎么描述前景,无论他如何做出保证,村民们却始终保持怀疑,纷纷表示家里的农活不能放下。

其实现在已经接近农忙尾声,各家各户的红薯已经收完,然而面对夏硕的提议,几乎没有任何村民出声支持。

座谈会1直开到晚上10点多钟,最终仅有34家村民答应去采松菇。

仅仅34家村民,肯定无法形成规模,夏硕十分失落,感觉开端不利。

……

……

足足3天时间过去,夏硕1直在村里奔波,不断找村民沟通,不断做思想工作,试图说服百姓,让大家参与松菇采摘。

然而收效仍然甚微。

直到梅部长暗暗点醒他,让他站在百姓的角度看问题,夏硕才渐渐有些明悟,村里人是在担心付出之后没有收益。

这是历史原因造成!

由于青山乡的贫困落后,政府每年都要开展扶贫工作,然而限于以前那些干部的敷衍和应付,导致每年的扶贫工作都是形式主义。

老百姓们已经被折腾怕了。

不愿意再相信政府画大饼。

这种情况不止松林村百姓如此,整个青山乡的百姓几乎也如此,虽然夏硕在村里的口碑不错,但是老百姓仍旧保持怀疑。

只不过百姓们并非是怀疑夏硕本人,而是怀疑青山乡政府的扶贫诚意。

想明白这1点之后,夏硕对扶贫工作有了新的想法,既然百姓们被折腾怕了,担心今年的扶贫又是形式主义,那么,他首先得让百姓们尝到甜头。

如何让百姓尝到甜头呢?

唯有让百姓们在采摘松菇的第1天就收到钱。

古代有千斤买马骨的典故,也曾有商鞅立木博取诚信的传说,现在夏硕准备采用同样的办法,他要自己拿钱出来收购松菇。

夏硕立即把这个思路向梅部长汇报。

梅部长极为赞许,大力支持夏硕放手去干,并且梅部长在当天专门回了县城1趟,再回来时竟然带来了整整2万块钱。

夏硕望着这笔巨款,感觉有些吃惊,忍不住问道:“梅部长,您这是帮我批来了扶贫资金吗?”

哪知梅部长摇了摇头,微笑道:“这是我工作十多年的积攒,全部的家当也就这么点钱。

暂时借给你使用,用于支付松菇收购款……”

夏硕更加吃惊,下意识脱口而出道:“我怎么能用您的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