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沂王府(下)(1 / 2)

“就会油嘴滑舌,你的夫人吴氏,被你哄回来了吗?”

俞氏关切地问起了儿子的家事。

这个吴氏,背后可是杨桂枝杨皇后。这个蠢儿子,到底知不知道其中的利害?

俞氏的担心看在眼里,赵竑老脸暗红。

他这个冒牌货,总觉得有些心虚,生怕一不小心,露出破绽。

“还没有。有人说在金陵见过她,孩儿已经派人找过了。不过没有找到。”

赵竑心虚地回道。

所有这些事情,他都是旁敲侧击,从李唐和府上家丁处得来。据众人告知,自己这个前身,的确找过老婆回家。不过这家伙一番骚操作,身边有美女陪伴,便知道这家伙巴不得老婆离开,肯定没有上心。

良家妇女离家出走,说不定已经头顶已经绿油油,赵竑肯定不会用心找了。

“一定要找回来!必须要找回来!”

俞氏急切地说道,哪里还有半点礼佛时的淡然。

大宋皇帝崇尚儒道,民间却是好佛,就连沂王府也是一样。

“娘,你就不要操心了。我会用心找的。”

赵竑心虚地安慰起了俞氏。

老人对他的关心溢于言表,让他也有些感同身受。

“你就会敷衍娘,回去了肯定不找!”

俞氏耐心地劝起了赵竑。

“杨桂枝的手腕,你还不知道。她想让你当太子,你就是太子。她不想让你,官家也没有法子。景献太子的故事,你难道不知道吗?她和史弥远一内一外,你还有活路吗?”

景献太子赵询,六岁时被大宋官家赵扩养于宫中。十二岁时,赵询被赵扩立为皇子,进封荣王。十四岁时,赵询就被立为皇太子。

从皇子到皇太子,赵询只用了两年。而赵竑已经二十岁,当了三年皇子,依然是个国公,连个亲王都不是。

赵询之所以升迁如此之快,就是因为和杨皇后杨桂枝相处融洽,一路畅通无阻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大宋官家赵扩九子一女,却都没能活到成年。皇后杨桂枝也曾生了两个儿子,都是早夭。

而后宫嫔妃还在怀孕时,当时还是养子的赵询便被封为皇子,又封为太子,这都是杨桂枝这位当朝皇后一手推波助澜的结果。

亲儿子们还在孕中,养子就被封为太子,也不知道,皇帝赵扩当时的心情怎样?心里的阴影面积多少平方公里?

“娘,你放心,我自己能应付。”

俞氏的焦急看在眼里,赵竑赶紧应道。

不得不说,这一刻,还真是母子情深。

“你那个驴脾气,脑袋里面除了弹琴好色,你能应付什么?”

俞氏脸一黑,不客气地教训起了儿子,和民间普通人家的妇人一样。

“娘,那你有什么办法吗?”

赵竑苦笑一声,心头有点期盼。

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俞氏作为沂王妃,皇室家族,对杨桂枝和赵扩,肯定比自己了解得多,也许会有些办法。

“这些人一个个心狠手辣,比鬼还精,娘那有什么办法。吴氏离家出走,杨桂枝那里,恐怕是没有办法再缓和了。你又得罪了史弥远,那奸相可是胆大包天,他连韩侂胄都敢杀,何况你个小小的国公!”

俞氏略微考虑片刻,看了看房门口,压低了声音。

“娘想来想去,你要设法从官家那里着手。官家看起来软弱,整天修道养气,对杨桂枝和史弥远表面客客气气,实际上心里头很不满。你想想,身为大宋天子,谁会忍心当几十年的傀儡,被当傻子一样对待?”

俞氏低声细语,赵竑暗暗心惊。

高手在民间。自己的这位嗣母,难得地人间清醒。

俞氏修佛,赵扩修道,看来佛道的外衣之下,二人都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内心。

“记住了,一是找回吴氏,改善一下你和杨桂枝的关系;另外就是好好做事,争取讨得官家的欢心。”

俞氏低声叮嘱,面容严肃。

“孩儿记住了!”

赵竑赶紧答应。

不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,俞氏有没有告诉过这个赵竑这些事情?

不过,以赵竑看来,即便是俞氏告诉了这个赵竑,这个蠢货恐怕也不会当回事。

“快告诉娘,你什么时候去金陵找吴氏?”

俞氏趁热打铁,开始催问起赵竑来。

赵竑一阵头疼,赶紧转移了话题。

“孩儿离开后,娘还过的好吗?”

赵贵诚这家伙,不至于不尊老爱幼吧?

“就知道你会岔开话题,真是让人不省心。也没什么不好的,这么大个王府,多添些人,倒也热闹。”

俞氏无奈摇摇头,神态倒是安详。

“你说说你,什么时候再给娘添个孙子,娘就放心了!”

再添个孙子?

那他以前的儿子呢?是和谁生的?

“儿呀,过去的事,就不要放在心上了,再生一个就是。”

赵竑沉默不语,俞氏还以为他因往事伤心,赶紧劝慰起他来。

“娘,放心吧,孩儿知道了!”

赵竑讪讪一笑,俞氏板起脸来,一本正经。

“你呀,什么都不懂。大宋皇家子嗣艰难,你要想当好你的皇子,你要当太子,当上大宋天子,就得尽早有个皇孙,健健康康的皇孙。你明白了没有?”

健健康康的皇孙?

那个皇帝赵扩死后,过两个月就夭折的孩子,现在在哪里?

赵竑一瞬间有些恍惚。自己这尊本身,到底有几个女人?
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天下都是明白人,只有这个赵竑身处其中,懵懂不知。

“娘放心,过不了多久,你就要当奶奶了。郎中说了,是个男孩。不过,这事你可得保密。要不然,有些人居心叵测,就要对你孙儿不利。”

为了让老人家高兴一下,赵竑压低了声音,一本正经地在俞氏耳边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