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番外十二(1 / 2)

七零年代青云路 鹿子草 11797 字 2023-06-25

苗玉兰这个老太太,嘴上说得义正词严,可是真正去亚委会捐款的时候,还是用了点小心思。

她在项英雄的建议下,把自己的时髦衣裳换成了家常外套。

项英雄瞅瞅老伴身上半新不旧的粗布上衣说:“这回咱俩谁也别嫌谁了,你这身衣裳还不如我呢!”

原本她好好打扮一下,六耳猴还能充个孙悟空,看起来像个城里人。但是把皮夹克和体型裤等时髦元素换掉以后,一看就是农村老太太了。

“我就说穿得时髦一点嘛,你偏要唱反调!”苗玉兰对着穿衣镜整理着自己的衣着,虽然瞧着土,但是衣裳干净整洁,还算是个利索老太太。

“咱们去报社是想要买广告,为了让人家重视咱们,给咱一个好版面,穿得体面点是应该的。”项英雄让她将脖子上的红纱巾解下来,“这就跟去百货商店买东西一样,你要是穿得太邋遢,县里那些售货员都对你爱答不理的。但是,去给亚运会捐款,跟去报社买广告位不一样,不用穿得太好。”

苗玉兰站在穿衣镜前反复打量自己的穿着,还是觉得这身衣裳不好看,这是她在家日常穿的上衣,太土了。

亚委会那是啥地方?人家举办的是国际赛事,那得比报社还牛吧?

万一捐款的时候,人家要给他们照相,穿这身衣裳拍照也不体面呀!

项英雄抽着烟说:“咱们是去捐款的,这种时候你就不能死要面子了。你想想,到底是淳朴的农民个体户捐赠十万元的效果好,还是农村土大款捐赠十万元的效果好?”

“就你事多!”苗玉兰觉得他说的也不无道理,嘟哝了一句就不再反对了。

钱都捐了,还是得要点实在好处的。

项小羽从外面进来,听到她爹的话便笑道:“娘,你这身衣裳挺合适的。咱家本来就是农村的,如果打扮得太花哨,容易让人把咱们跟城里的个体户画上等号。咱家这十万块赚得不容易,我爹这把年纪还常年带着船队出海打渔呢,把钱拧一拧,都能挤出点汗了,所以咱们与城里的个体户还是有区别的。而且现在大多是城市企业捐款,一次性捐赠十万的农村个体户,咱家应该还是第一家。”

如果想让捐款报道达到八千块广告的效果,苗玉兰身上就必须要有些不一样的特质,如此才会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。

项小羽换好衣裳,打算陪爹娘一起去亚委会办公室捐款,不过,因为形象过于时髦,被爹娘嫌弃了。

“你还是不要去了,我们三个去就行。”苗玉兰在闺女身上打量片刻说,“你现在就算换上我的旧衣裳,也不像农村人,还是别去给我们添乱了,跟我们仨站在一起一点也不搭调。”

“只有你们三个去,能行么?”

“捐钱还能比赚钱难啊?”苗玉兰白她一眼说,“有啥不行的?”

项小羽听了爹娘的话,留守在家里,不过等他们出门以后,还是给亚委会的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。

通知对方,即将有一对农村夫妻去为亚运会捐款十万块,人已经在路上了,如果需要举办什么仪式,可以提前做准备。

刚放下听筒,思忖片刻后,她又给台里打了电话。

现在正是发动全社会为亚运捐款的关键时期,很需要树立一批典型代表,来激发大家的捐款热情。

反正她已经把消息透露出去了,具体要不要用这个线索,还得看台里的安排。

于是,等项家三口人辗转来到亚委会办公室的时候,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场小型的捐赠仪式。

其他企业来捐款,带来的都是支票。

而轮到了苗玉兰海鲜食品加工厂时,从口袋里倒出来的全是成捆的钞票。

从南湾到北京,这些钱被项英雄死死抱了一路,连睡觉时都没敢撒开手。

此时,桌子上垒着一百沓大团结,其视觉冲击是薄薄一张支票不能比的。

蹲点记者在接到电话通知后,便一直守在亚委会的办公室里,等待这对农村夫妻的到来。

此时,看着捐款顺利交接,她赶紧跑上前对这家农村个体户进行了采访。

“大妈,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?怎么会下决心为亚运会捐出这么多钱呢?”

苗玉兰坐在座位上,红光满面地打开了话匣子:“我们是海浦地区南湾县团结乡瑶水村的一户普通农民,我叫苗玉兰,我家老头子叫项英雄!在我们来北京办事的途中,听说国家办亚运会缺钱,需要全国人民积极捐款。我们觉得自己家的事情是小事,国家要办的是大事,所以,我们一家人就商量了一下,决定把我们从老家带来的十万块钱拿出来捐给国家办亚运会!”

“大妈,你们千里迢迢跑来北京,是办什么事的?捐出这十万块会对你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嘛?”

女记者问得比较小心。

这年头农民进北京,要么是打工的,要么是求医的。记者觉得他们是带着钱来北京求医的,但是款项金额又实在巨大,不像是普通农民能拿得出手的。

“呵呵,来北京办事真是说来话长。”苗玉兰打算让她家老头子也露露脸,用胳膊肘捅捅老伴,让他接着说。

项英雄清了清嗓子说:“我们这次带着十万块钱来北京,是为了我们家的工厂而来的!”

“大爷,你们还有自己的工厂呢?”记者更好奇了,“你们的工厂是生产什么的?”

“生产海鲜食品的。工厂以我老伴的名字命名,叫苗玉兰海鲜食品加工厂,厂址就在我们村里。我们瑶水村是临海的渔村,祖祖辈辈都以打渔为生。十年前,国家实行改革开放,我们村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,也跟着飞速发展了起来。”

“对,我们瑶水村已经是地区级文明村了!”苗玉兰骄傲地补充。

项英雄继续道:“因为有丰富的水产资源,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会做海鲜食品。当时国家鼓励发展农村副业,我们就办了一个海鲜食品加工作坊。我从生产队承包了一艘机帆船,后来又自己买了三艘渔船,负责出海打渔,给加工作坊提供原料。我老伴会手艺,就带着儿媳妇和村里的妇女们,一起做烤鱼片和各种海鲜零食。”

“我们这家工厂已经建厂八年了!是海浦地区最早一批生产海鲜食品的个体工厂,目前有员工八十来人,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,是我们乡的利税大户!因为厂子就建在海边,所以我们厂的原料十分新鲜,当天的海鱼打上来,可以直接送到厂里加工。口味和品质在我们当地有,有什么来着?”苗玉兰一时想不起那个词。

项远洋低声提醒:“有口皆碑。”

“对对,在我们省内有口皆碑。”苗玉兰笑起来,特别和蔼淳朴,“不少外地游客来我们海浦旅游,去商店和批发部,点名要买我们的产品,当作伴手礼带回家。”

记者和亚委会的几个工作人员,听了他们的经历后不由感叹,只看衣着打扮,真瞧不出这老两口能办得起那么大的工厂。

基金会的一个上了些年纪的工作人员问:“项同志,苗同志,你们刚才说这次来北京是为了工厂的事而来的?你们要是有什么困难,可以跟我们提,看看组委会能不能帮忙。”

这老两口的衣着打扮十分朴素,甚至有些寒酸,一口带着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也说得不太利索。

这就是最最普通的农民,自己过着简朴的日子,却舍得拿出十万元支援亚运工程建设,在场众人都有些动容。

“我们没啥困难,”项英雄乐呵呵道,“这次背着十万块钱从老家来北京,主要是想在北京的报纸上给我们厂的产品打广告。之前有不少外地游客反应,说苗玉兰牌的海鲜食品只能在海浦买到,回家以后再想吃就买不到了。所以我们这次带了十万块宣传费,打算买几个报纸的广告位宣传一下,有需要的客商可以去我们瑶水村进货。”

“啊,那你们把广告费花了,之后怎么办呀?”有个年轻的小姑娘问。

“这也没啥!”项英雄指了指记者,实事求是道,“捐款的想法是我老伴提的。你们不是正在采访我们嘛,到时候也能上报纸,这就算我们沾了亚运会的光,做过一次广告了。”

大家都觉得这老两口太实诚了,你们私下商量的话就不要当众说出来了嘛!

女记者问:“大爷,大妈,你们要不要借着这次机会,介绍一下厂里的产品?”

苗玉兰赶紧摆手说:“不用不用,我们就是来捐款的,不能让记者同志帮我们做广告!要是别的单位也有样学样,捐了款就要求打广告,那你们还怎么做工作呀!这多容易得罪人。”

大家更觉得这对乡下老夫妻是实在人了。

苗玉兰让儿子把随身带来的海鲜零食发给在场的工作人员。

“给大家尝尝我们海浦特产,”她笑眯眯道,“这个口味和质量绝对不比国营大厂的差,这里面好多都是我们聘请大学生技术员帮忙研发的新产品,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!”

“大妈,你们厂的鱼片还挺好吃的,与市面上大多数的烤鱼片相比,口感比较软。”

“这就是我们那边烤鱼片的特色,含水量比较高,适合老人小孩食用。”苗玉兰笑道,“你们要是觉得好吃,等到明年亚运会的时候,我们可以再给运动员们赞助二十万块钱的海鲜食品。”

项远洋一边给大家发零食,一边介绍:“我们把鱼从海里打出来以后,就直接进厂加工,烤鱼片里只有家常调味料,没有其他添加,运动员也可以放心吃。”

民间的任何一笔捐赠对亚运会来说都是宝贵的,基金会的工作人员,又跟项家人要了一些试吃产品。

如果质量检测通过的话,可以接受这对老夫妻价值二十万元的实物赞助。

……

项家夫妻捐款后的第二天,北京的三家媒体就同时报道了,海浦农村个体户老夫妻千里迢迢闯北京,为亚运会捐款十万元现金的新闻。

项小羽觉得她娘这次捐赠十万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
毕竟,对于之前的个体户捐款,媒体通常只会报道他们的名字和职业,并不会介绍经营范围。

而这次的报道虽然没有介绍产品,却给了老两口国营单位的待遇,公开了工厂的全名——苗玉兰海鲜食品加工厂。

双胞胎兄弟只是在省内的小周刊上打了三天广告,便能给产品找到销路。

那么首都大报的宣传效果就更不在话下了!

不等三人返程,他们便接到了老家打来的电话,有好几个外省的客商通过电话订货了。

请他们赶紧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