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第 33 章(1 / 2)

宦娘 鱼很困 8719 字 2023-06-01

陈画屏手攥着元池的袖子。

她的头发也乱了。

身上也全是水, 头上的水顺着头发流了下来。

元池侧目,看着公主的手。公主手攥着她袖子的时候十分用力,指骨处泛着白。

她的袖子也因为被公主攥的太紧, 开始嘀嗒水。

她蹲在她身边, 看着发着抖,却眼睛都一眨不眨盯着她的公主,道:“公主放心, 奴才说过的话自然是算话。”

陈画屏因为她的话, 渐渐的不再发抖, 又缓了一会,才勉强镇定的说道:“扶本宫起身。”

陈画屏话音刚落, 两人就听见彩月带着人来了。

元池才将公主扶起来。

紧接着就被赶来的太医和一群宫女太监挤到了身后。

彩月满心都是公主, 自然一时间没有注意到元池。而元池则是觉得小腹实在是疼得难受,公主身边又围了一堆人,想着公主已经没事了, 自己又不能暴露女儿身,就先一步走了。

回去的时候,元池清理完了自己, 又将染了血迹的裤子全部洗了。

御用监不比二皇子那里, 自然不可能是一个人一个屋,元池将衣服拿出去洗,洗干净才又回来的。

裤子上有着血腥味, 不能留到明日。

因为她提前下值, 屋里的另一个人还没有回来, 所以干什么都比较方便。

元池收拾完了, 就觉得手脚冰凉, 可能是碰了凉水的原因。

刚才还只是小腹痛, 现在就觉得哪哪都难受。第一次来月事就这个样子,元池忍不住担忧以后怎么办。

因为只是听奶娘说过,并没有来过,元池也不知道,究竟有多疼。

如今亲自感受了,疼得只想撞墙。

她一动不动的将自己塞在被子里,原本是想要蜷着身子的。但是一动,下面又开始有种湿热的感觉,她就不敢再动。

只能平躺着,身下垫了厚厚的一层棉布。

这些棉布是比较好的,花了元池一大笔银子。

元池原先买了,是想花点银子,让别的宫人帮忙裁作冬天穿的里衣。但是没有想到,没等着裁剪,就先让自己做了简易的月事带。

说不心疼是假的,元池想自己那拿不出手的绣活得拿出来溜溜了,最起码月事带要弄好,不然一不小心,就暴露了女儿身。

因为肚子疼,元池动也不想动,就盯着屋顶,平躺在床榻上,想着今日发生的事情。

三皇子给元池的印象是木纳老实的,但是今日公主却说是三皇子害的她。

这件事要是别人告诉元池,元池可能不会信。但是是公主亲口告诉她的,元池觉得应该是真的。

元池其实不知道公主为什么和自己说这些,但是既然说了,她就忍不住往深处想。

元池不知道二皇子和公主遇见过,所以只是从三皇子那里想。

元池觉得三皇子没有杀了公主的心。

原因明显,彩月一叫就醒了,说明那些人对彩月下手不重。若是存了让公主必死的心,元池觉得就该一不做,二不休,将彩月杀了,毕竟公主都能杀了,更何况一个小宫女。

至于千鲤池池边的宫里公主规制的绣鞋,还有那没有灭掉,十分显眼的公主宫里的宫灯。

元池觉得即便不是自己,只要随便一个人路过看见,就能知道落水的是公主,公主落水在了哪里?只要知道了位置,就能去救人。

也就是说,即便公主会死,也只是有很小的可能。

要是真死了,只能说公主倒霉。

元池想到这叹了口气,她觉得公主可不是倒霉。

要不是自己今日提前下值,说不定即便是三皇子留了再多的破绽,也没有人会发现公主。

元池想到这,又觉得不对。

这么一来,就说明,公主是可死可不死的。而且对于三皇子来说,公主死了也没什么,不死反而有更大的作用。

所以三皇子究竟想干什么,又想栽赃嫁祸给什么人?

元池想翻身,换个姿势想。但是一动小腹又开始难受,于是她老老实实的不再动,继续保持原姿势想这些。

/

陈画屏因为落水,就没有去看皇后刚生的小公主。

宫人将她带回去沐浴,太医又等着公主喝完药,才退了下去。

宫内的热水都是备着的,陈画屏褪去衣服的时候。心里已经不慌了,甚至出奇的平静,她在想之后要怎么做。

去揭发三皇兄吗?还是做别的。

陈画屏进入汤池后,彩月和其他的小宫女就将她褪去的衣服捡起来拿走。

陈画屏看着宫人抱衣裙的时候,眼睛随意一瞥,看见了上面的血迹。

她道:“等等。”

小宫女不解,彩月也看向公主。

陈画屏道:“那些衣服先放下,彩月留下,其他人出去。”

公主沐浴是需要六人服侍的,陈画屏因为有想问的,只留下了彩月一个。

其他人退下去的之后,陈画屏才道:“我的裙摆上面为什么会有血?”

彩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元池公公,她到:“应该是元池公公的,她将公主带上岸的时候,胳膊就一直贴着身子。千鲤池池边多乱石,应当是石头刮蹭到了胳膊。”

说完,彩月想起来什么道:“啊,元池公公呢?”

陈画屏早就注意到她不见了,应当是先走了。

是因为怕招惹是非,所以先走的吗?

陈画屏垂了下眸子,盖下去心头的想法。然后背靠白暖玉打造的汤池,随后慢慢道:“一会出去的时候有人问起来,就说你和咱们宫里的时安将我救上来的,告诉时安一声,不要说漏了嘴。”

“可是不是元池公公救的公主吗?”

彩月不明白公主为什么抹去元池公公的功劳。